截止到2023年12月15日,中国共有103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
分别是:
新浪、搜狐、网易、百度、第九城市、金融界、携程网、前程无忧、UT斯达康、泰克飞石
华视传媒、航美传媒、瑞立集团、富基旋风、阿特斯、比克电池、中汽系统、中国天然
富维薄膜、泛华保险、奇景光电、晶澳太阳、凹凸科技、慧荣科技、矽品、和信超媒
畅游、华住酒店、圣元国际、联游网络、蓝汛、康迪车业、中网在线、ATA公司、瑞达电源
中国生物、汉广厦房、奥瑞金种、万得汽车、环球资源、海湾资源、双威教育、新奥混凝
武汉通用、艾格菲国、研控科技、中强能源、和利时自、联合信息、中国基础、高科能源
盈丰科技、中环球船、西蓝公司、中国清洁、鑫达集团、岳鹏成电、九洲大药、奥星制药
中国汽车、科兴生物、奥盛创新、世纪互联、中国信息、欢聚时代、德卫、亚太电线
南茂科技、豪鹏国际、旭明光电、恒异电子、上为、欧陆科仪、晶立、中国 Cab
公路控股、金凰珠宝、能发伟业、泰邦生物、科元石化、中国陶瓷、平潭海洋、鲈乡小贷
诺华家具、微博、达内科技、爱康国宾、京东、途牛、迅雷、天华阳光、陌陌、海亮教育
百济神州、银科控股、众美联、国双科技、中国贷款、圣盈信、寺库、瑞思、和信贷、乐信
扩展资料:
企业想在纳斯达克上市,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及一个原则:
先决条件
经营生化、生技、医药、科技(硬件、软件、半导体、网络及通讯设备)、加盟、制造及零售连锁服务等公司,经济活跃期满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长性、高发展潜力者。
消极条件
有形资产净值在美金五百万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税前净利在美金七十五万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两年税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万元以上,或公司资本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在美金五千万元以上。
积极条件
SEC及NASDR审查通过后,需有300人以上的公众持股(NON—IPO 得在国外设立控股公司,原始股东必需超过300人)才能挂牌,所谓的公众持股依美国证管会手册(SEC Manual)指出,公众持股人之持有股数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国的整股即为基本流通单位100股。
诚信原则
纳斯达克流行一句俚语: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意思是说,只要申请的公司秉持诚信原则,挂牌上市是迟早的事,但时间与诚信将会决定一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纳斯达克
科创板迄今为止的最大IPO来了,一亮相就成全场焦点。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正达”)于7月2日晚间递交IPO申报稿,拟募集资金650亿元,超过去年7月上市的中芯国际(688981.SH)募资532亿元,刷新了科创板公司募资的最高纪录。
同时,预估市值将超3000亿元,远超目前科创板市值最高的金山办公(688111.SH),后者市值为1780亿元,也超过了A股、H股两地上市的中芯国际总市值。这意味着先正达很可能要成为科创板市值“新一哥“。
先正达 图据官网
曾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高纪录
先正达是全球最大的农业 科技 公司,瑞士先正达的 历史 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175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 历史 。2023年被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天价收购,这一价格也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高纪录。
新的先正达集团于2023年注册于上海,主要由瑞士先正达、以色列安道麦及中化集团农业业务组成,公司的主要生产经营地址仍在瑞士巴塞尔。截至2023年底,先正达集团共有子公司359家,遍布全球。而安道麦也有70多年 历史 ,起源于以色列的两家作物保护公司,1997年合并,2011年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
除了先正达之外,全球农化巨头还包括拜耳、孟山都、杜邦、陶氏、巴斯夫等。2023年全球农化行业低谷,农化巨头业绩暴跌纷纷抱团取暖。2023年孟山都曾经多次尝试收购先正达未果,自己反被拜耳收购;随后先正达被中国化工并购。
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 科技 创新企业,先正达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种子、作物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从事现代农业服务。红星资本局从招股书发现,公司2023年在全球植保行业排名第一、种子行业排名第三、在数字农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植保行业排名第一、种子行业排名第二、作物营养行业排名第一。
招股书披露,先正达由先正达植保、先正达种子、先正达集团中国和安道麦四个业务单元构成。其中,先正达植保是全球领先的专利植保产品提供商,拥有全球一流的新化合物创制能力。2023年先正达植保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安道麦则是全球最大的非专利植保产品提供商,拥有领先的非专利化合物制剂复配能力。先正达种子具有领先的生物育种技术与研发能力,在400余条产品线中累计开发了600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产品。
年均营收超千亿,研发投入近百亿
今年5月13日,先正达分别与中金公司、中银证券和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开始上市辅导。6月30日,上交所受理先正达科创板IPO的申请。7月2日,先正达披露招股说明书。这也意味着,从签署辅导协议到IPO申请被受理,先正达仅用了短短49天,体现了科创板IPO的极高效率。
先正达的财务数据堪称优秀,财报显示,2023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均超千亿元,分别为1396.95亿元、1445.66亿元、1519.6亿元,堪称巨无霸级别;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48亿元、-22.06亿元、44.24亿元。2023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28.37亿元,同比增长10.80%;净利润为45.44亿元,同比大增44.91%。
先正达主要财务数据
本次先正达募资拟投向尖端农业 科技 研发的费用和储备、生产资产的扩展、升级和维护以及其他资本支出、扩展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扬农化工和瓦拉格罗在内的全球并购项目,以及偿还长期债务。
目前,中国化工农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化公司”)直接持有先正达集团99.1%股份,为集团控股股东;同时农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麦道农化持有先正达集团0.9%股份。农化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今年3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整体划入新公司“中国中化”。目前,联合重组工作尚在进行中,重组完成后,中国中化将成为先正达的间接控股股东。
先正达集团还直接或间接参股多家上市公司资产,包括扬农化工(600486.SH)、安道麦(000553.SZ)、荃银高科(300087.SZ)、中化化肥(00297.HK)等。
作为拟登陆科创板企业,先正达具备浓厚的“科创”特色:公司雇佣了超过7000名研发人员,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平台,2023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总投入分别高达92.91亿元、95.34亿元和99.44亿元。红星资本局初步统计,其研发投入已经超过科创板已过会的百济神州(06160.HK),后者2023年研发总投入约83亿元,先正达很可能要成为科创板新的“研发一哥”。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文 | 杨万里
又一家药企巨头拟回A股上市。
近日,百济神州公告称,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在科创板上市。该公司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出于公司业务及战略发展的考量”。
如果百济神州成功登陆科创板,它将成为第一家同时在美股、港股和A股上市的本土药企。
百济神州在美股市场和港股市场表现较好,被资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产品。
然而,百济神州也被外界争议,主要是公司业绩持续亏损,6年间累计亏损约124.6亿元。业绩亏损背后又与高研发投入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百济神州曾遭做空机构狙击。机构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曾质疑公司造假,一度引发股价暴跌。
时隔一年后,如今百济神州向A股IPO发起冲刺。按照以往规律,若上市大概率会被市场炒作。但没有基本面支撑,估值也难以被“故事”支撑。
回顾百济神州的上市历程,公司于2023年2月份以24美元价格在美股上市,目前在美股累计涨幅超10倍。2023年8月,百济神州又以108港元价格在港股上市,目前在港股累计涨幅超50%。
百济神州被资金追捧的第一个原因是高瓴资本为公司股东。高瓴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大部分被重仓的个股皆受投资者追捧。
高瓴资本三季度美股持仓数据显示,百济神州位列其第二大重仓股。实际上,高瓴资本一直重金押注百济神州,从2023年至今,连续8次不断投资该公司。今年7月份,百济神州定增1.46亿股票,募集资金20.8亿美元,高瓴资本就认购了不低于10亿美元。
百济神州被资金追捧的第二个原因是公司手握重磅自研产品。
目前,百济神州已有两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分别为PD-1药物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和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
百泽安于去年年底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今年4月,经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该产品适应症扩展到尿路上皮癌(比如膀胱癌)。
三季度财报显示,百泽安在华产品收入为4994万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零。这意味着,百泽安开始给公司带来收入。
另一款产品百悦泽于去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有 财经 媒体分析称,它是 历史 上第一个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得到美国FDA批准的抗癌新药。
三季度财报显示,百悦泽在华和在美的产品收入为1566万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零。同样,百悦泽也开始给公司带来收入。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百济神州的研发能力确实强,百悦泽(泽布替尼)虽然销售额并不高,但却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中国抗癌药,这也是支撑近两年它股价大涨的重要原因。
百济神州虽然是资本市场的明星公司,也一直被投资者争议。外界聚焦点在于该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美股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亏损11.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7亿元),同比增加约100.45%。
百济神州对此表示,主要系临床试验费用和研发费用的显着上涨。今年前三季度,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高达9.3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5亿元),超过A股药企龙头恒瑞医药逾20亿元。
一般而言,创新药企都以研发导向为主,“烧钱”是一大特征,百济神州正是符合。
在-2023年期间,百济神州研发投入分别为 2186万美元、5825万美元、9803万美元、2.69亿美元、6.79亿美元和9.273亿美元,6年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为20.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4亿元)。
高研发投入导致公司持续亏损。
在-2023年期间,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828万美元、5710万美元、1.192亿美元、9311万美元、6.738亿美元和9.486亿美元。合计看,百济神州6年累计亏损约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6亿元)。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部分投资者更看重市场估值差异所带来的收益,而并非业绩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即使百济神州处于亏损状态,投资者仍然会追捧。
我们关注到,在2023年9月5日(美东时间),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对百济神州发布做空报告,直指百济神州涉嫌伪造近60%的销售额并捏造了超过1.54亿美元的收入。
做空报告发布当日,百济神州在美股大跌6.78%,市值蒸发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3亿元)。
到了9月6日下午,百济神州回应称,该报告的指控“失实、毫无依据且具误导性”。但是,当日百济神州股价再次下跌7.95%。
作为明星药企,如果百济神州成功回A股上市,可能会被资金炒作。但投资者也得警惕“过山车”行情。此前,回A的明星药企康希诺和君实生物已上演类似一幕。
康希诺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至477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100亿元。之后,在一个月时间里,其股价最低跌至249.23元,跌幅高达47.7%。截至周三收盘,康希诺股价为378元,依然未超过前期高点。
君实生物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至220.4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900亿元。然而,由于业绩持续亏损以及被自媒体公开质疑,其股价已跌破70元,总市值不到600亿元。
股价最终由基本面决定。市场现在之所以追捧百济神州,是对公司未来看好。如果业绩不能落地,再好的“故事”也难以支撑公司的估值。
百济神州能否成功过会以及后市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在绿鞋保护期间,不必考虑破发的风险。并且作为高瓴的爱股,百济神州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虽然百济神州发行价格高、发行规模巨大,并且尚未盈利,但申万宏源指出,百济神州本次IPO发行方案引入了“绿鞋”机制,即发行人授予投行不超过初始发行股份数量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将有助于稳定其上市初期股价表现。百济神州11月30日晚间公告,本次发行价格192.6元/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对应的公司市值为2304.99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公司发行后总市值2338.23亿元。 其发行价位居今年第二只高价股。作为高瓴美股持仓的第一大重仓股,百济神州上市将如何表现,尤其是能否破发,将成为测试A股冷暖行情的风向标。
拓展资料:
百济神州前景怎么样
1、 百济神州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已通过上市委审议。7月底,百济神州提交了科创板IPO注册稿,这家生物科技公司的首家“A+H+美”三地上市之路进入倒计时。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风头无两,百济神州却也面临着巨大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十年持续亏损、五年巨亏超过两百亿、研发支出过高、关联方存在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争议...大量的质疑也在围绕着它。
2、 百济神州创始人王晓东是一位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大牛”。作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弄潮儿,王晓东很早就赴美留学,并获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此后,经过多年的博士后研究、细胞凋亡方面的学术研究,王晓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并在2004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2006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3、 虽然百济神州在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上成绩显著,可它毕竟是一家商业化生物技术公司,所有的投入都是需要见到回报的。 而在百济神州所在的创新药研发领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始终伴随,这让百济神州创立十余年以来始终陷入巨额烧钱与亏损的境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最近的5年里,百济神州亏损总额已经超过220亿。
百济神州股票含在年薪里。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资料显示,百济神州医药有限公司员工薪酬,由三部分构成基本薪水、股票期权、股票,是全员持股,员工每做满一年就有打折的美国股票送(算是工资打包的一部分)。
百济神州股票还是很好的。
在中国医药界,百济神州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百济神州是国内最舍得“砸钱”的创新药公司,没有之一。2023年至2023年,百济神州的研发费用约为46亿元、66亿元、85亿元。这个数字就算是“行业一哥”恒瑞医药也自愧不如。
扩展资料
百济神州是一家立足科学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可负担的药物,以为全球患者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药物可及性。
2023年12月,在ASH大会上,百济神州公布了两项zanubrutinib的临床研究数据。在一项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关键性2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们评估了zanubrutinib作为单药治疗中国患者的潜力。
独立评审委员会的分析表明,该药物的总缓解率(ORR)为83.5%(71/85),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58.8%,部分缓解率(PR)为24.7%。在另一项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的1期临床试验中,zanubrutinib作为单药治疗多种B细胞亚型淋巴瘤。研究者评估的结果表明,该药的ORR为88.9%(40/45),其中CR为26.7%,PR为62.2%。
2023年1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zanubru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Therapydesignation),用于治疗先前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Lifirafenib,Lifirafenib(BGB-283)是一款新型具有RAF单体和二聚体抑制活性的在研小分子激酶抑制剂。